开放交流
当前位置: 首页 > 开放交流 > 科普开放 > 正文

“互联网+”时代下,虚拟现实技术丰富了地质科普手段

来源:时间:2019-07-04点击数:

地质科普已经成为地质调查公共服务的重要阵地,它是一项融探索性、趣味性、实用性和文化性的自然科学,现下互联网、自媒体和可视化等信息技术发展迅猛,要求地质科普工作必须在作品、传播等方面不断创新,适应社会需求变化。

上海东方地质科普馆

当今世界,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已渗透到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伴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科普已由学校教育、书籍报纸、广播电视节目、展馆等传统形式向网络科普这一依托于互联网的新型科普形式转变,与传统科普方式相比,网络科普具有科普信息量大、查询便捷、传播速度快,具有全球性、实时性、交互性等优势,极大的促进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知识的传播与普及。

南京方山地质公园博物馆

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原有传统多媒体方式无法展示的内容成为可能。 例如,利用三维建模技术,可以使得用户通过网络直接登录腾讯的中国航空VR展馆,身临其境的使用长征火箭飞往太空,使用中国空间站-天 宫探索太阳系,切实了解我国长征系列火箭、天宫和太阳系的相关科学知识。这种以计算机生成三维立体视觉、听觉、触觉和嗅觉的虚拟现实技术,使得用户可以使用自己的第一感官来感知虚拟现实的实体,通过交互操作直接获取相关知识。借助于现在较成熟的智能穿戴设备—VR眼镜、耳机和数据手柄等,使得用户自由的进入这个由计算机虚拟构建的“现实世界”的特殊场景之中。这种方式可以使用户直接与虚拟实体接触,通过最直接的感受来激发人们的创造力,使得用户在虚拟的“现实世界”中漫游,更加高效直接的获取相关知识。

上海东方地质科普馆

例如,为了激发青少年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可以通过对滑坡、泥石流、崩塌等自然灾害资料的整理,由专业地质人员以同属易懂的语言对相应自然灾害形成原因、预警措施和逃生手段进行普及,同时借助虚拟现实技术使得观众能够直观感受灾害,向观众直接提供灾害预防的知识储备,以更加科学、高效的手段发挥地质科普价值。青少年通过这种方式与地质知识进行直接交互,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增强好奇心,从而激发其对地质科学的兴趣。

地质博物馆

目前社会普通公众对地质知识的需求和关注日益增加,地质工作成果的服务对象正慢慢由最初的仅为地质专业人员服务转变为向普通大众提供社会化服务。中国消费模式转型推动的地质旅游、地质探秘、宝玉石鉴赏、生命与地球演化等地球科学文化产业已经发展成为新兴产业,需要不断的地质科普知识供给。通过科普创新,使得科普与日常生产、娱乐旅游和文化学习相结合,让社会公众更直观高效的获取和了解基础地质、能源资源、地质环境、地球探测、地球系统认知等方面知识。

数字博物馆改写参观模式

在城市规划工作中,充分使用地质环境岩土工程理论的指导作用,做好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和地裂缝等地质先行工作,为规划专家提供城市区域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等资料数据,科学论证,合理设计,综合分析得出城市区域地基稳定性、地面稳定性和地质灾害区划等报告,为工程规划建设和地质风险防控提供决策依据。

江西省地质博物馆

总之,地质科普目标人群为具备独立思考能力,且有一定科学素养的人群,同时通过虚拟现实技术突破传统意义上的时间与空间的局限为地质行业与社会各界沟通搭建桥梁,向社会公众开展旅游地质、灾害预报防治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科普宣传,展示中国地质的历史、成就和在生活中的作用。

本作品为“搜狐新闻网”原创,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