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深地国重实验室和力土学院共同承办第九届能源、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国际会议第十分会场

来源:时间:2022-05-30点击数:

第十分会场线上会议室

澳大利亚技术科学与工程院院士、莫纳什大学Ranjith教授主持分会场报告

新加坡工程院院士、国际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ISRM)会士周迎新教授为分会场致辞

新加坡工程院院士、新加坡国立大学梁春晖教授作分会场特邀报告

英国帝国理工大学张广磊博士后作分会场特邀报告

武汉大学周小平教授作分会场特邀报告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吴为教授作分会场特邀报告

刘波书记为本分会场获奖者颁发荣誉证书

线下会场

2022年5月26-27日,第九届能源、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国际会议(ERESD 2022)第十分会场会议成功举行。

本分会场由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力学与土木工程学院共同承办,主题为地下空间资源开发与利用,分会场主席由澳大利亚技术科学与工程院院士Ranjith教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助理教授吴为博士、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周小平教授、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李晓昭教授、力学与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杨圣奇教授共同担任。来自中国、俄罗斯、新加坡、德国、澳大利亚、波兰、印度尼西亚等多个国家的40余名代表聚焦能源资源主题,共同探讨地下空间资源开发与利用问题。分会场会议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所有会议报告通过会议官网同步直播,结合Zoom会议室、线下现场等方式,参与人员总量超150人。

5月26日下午,分会场首先举行开幕式,力学与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杨圣奇主持。新加坡工程院院士周迎新教授致辞,指出能源和资源是人类福祉的核心,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深层地球以及高效经济开采资源的新方法,在未来可持续性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期待学者们借助此次会议开放对话,交流意见,在地下空间资源开发与利用方面寻找新的研究方向。力学与土木工程学院院长马占国教授从学院历史、学科专业、科研平台、师资团队、交流合作等方面对学院作了介绍。王建国教授对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牵头创办的《深地科学(英文)》杂志作了介绍。

分会场会议从5月26日下午至27日全天,共3个单元时间,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地下空间资源开发与利用主题进行了交流研讨。会议共安排4篇特邀报告、9篇邀请报告、24篇口头报告。4篇特邀报告为:“实现可持续性和低碳:新加坡展望”(新加坡工程院院士、新加坡国立大学梁春辉教授)、“多孔岩石中多相流的储层条件孔隙尺度成像”(英国帝国理工大学张广磊博士)、“裂纹扩展和聚并的场强化有限元方法”(武汉大学周小平教授)、“深部岩石开挖诱发地震:影响和挑战”(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吴为教授)。9篇邀请报告为:“地下工程湿式底鼓模拟新方法”(波兰矿业冶金大学Malkowski教授)、“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微地震波形实时到达拾取器”(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陈炳瑞研究员)、“岩土材料耐久性理论的现代发展趋势及非线性岩土力学的逆向思考”(俄罗斯圣彼得堡矿业大学Chanyshev Anvar Ismagilovich),“深部煤矿地下空间四维高效建设与再利用研究”(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土木工程学院马占国教授)、“非均质人工地热储层产热的不确定性分析”(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土木工程学院王建国教授)、“不同围压下横观各向同性复合岩石的变形与破坏行为”(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土木工程学院杨圣奇教授)、 “断层型地热储层中流体注入与诱发地震活动的相关性:来自数据驱动分析和数值模拟的见解”(中国矿业大学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蔡武副研究员)、“多应变率动静荷载叠加岩石力学实验关键技术”(山东大学王汉鹏教授)、“欧亚大陆北部胶结基底与台地盖层的构造分类与深部构造”(俄罗斯圣彼得堡矿业大学Alexandr S. Egorov)。分会场报告环节由澳大利亚技术科学与工程院院士、莫纳什大学Ranjith教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助理教授吴为博士,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土木工程学院马占国教授、杨圣奇教授、王建国教授,山东大学王汉鹏教授,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学院蔡武研究员、冯晓巍副教授,中国矿业大学低碳能源研究院刘世奇研究员共同主持。

本分会场共有4篇论文获评大会优秀论文,6个报告获评大会优秀报告,1篇论文获评优秀墙报,中国矿业大学刘波书记在27日下午举行的大会闭幕式上为本分会场的获奖者代表颁发了荣誉证书。

分会场报告结束后,力学与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杨圣奇教授作闭幕发言。他表示不同国家的学者齐聚一堂进行无国界的交流,为开拓我们的研究视野,增强不同国家和不同领域研究者之间的广泛交流,促进彼此间的团结与合作,起到了积极作用。他希望所有参会人员能继续保持联系和交流,在后续的研究中为全球能源资源高效利用、降低碳排放以及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和突破。


新闻来源:力学与土木工程学院、朱科企

摄影:力土学院学科与科研办公室

责任编辑:顾正虎

审核:李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