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队伍
当前位置: 首页 > 研究队伍 > 教授(研究员) > 正文

浦海

来源:时间:2020-09-23点击数:

基本信息undefined姓名:浦海

出生年月:1978.10

学位:博士

职称:二级教授、博导

研究领域:破碎岩体渗流力学、采动岩体多场耦合问题、深地资源绿色开发、关闭矿井综合利用

招收研究生专业:工程力学,固体力学(学术学位博士);土木工程、水利工程(专业学位博士)

E-mail:haipu@cumt.edu.cn

个人简介

浦海,男,汉族,中共党员,江苏盐城人。目前担任深地工程智能建造与健康运维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兼任国际岩石力学学会(ISRM)会员,国际矿井水协会(IMWA)会员,美国岩石力学协会(ARMA)会员,美国矿业冶金勘探学会(SME)专家会员,江苏省力学学会副秘书长、江苏省岩土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等期刊编委等。曾任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

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24年),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13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者(排名第2,2007年),新疆“天池英才”特聘教授(2023年),新疆“天山学者”特聘教授(2017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9年),江苏省“333工程”(2013年)、“青蓝工程”(2008年),获全国煤炭五四青年奖章(2014年),霍英东基金高校青年教师奖(2012年),孙越崎青年科技奖(2013年),江苏省十大青年科技之星(2010年),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青年科技金奖(2010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2009年),江苏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2016年)、“创先争优”活动先进个人(2012年),江苏省优秀力学工作者(2006年),中国矿业大学十佳共产党员(2011年)、十佳青年教职工(2008年)等。

主要从事破碎岩体渗流力学、采动岩体多场耦合问题、深地资源绿色开发、以及关闭(废弃)矿井综合利用等方面的研究工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排名第2),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参编行业标准1部,授权发明专利40余项,参编国家能源行业标准1部。受“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资助出版专著1部,获首届江苏省新闻出版政府奖(图书奖),在科学出版社“当代杰出青年科学文库”出版专著1部。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获2009年度“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内学术论文”,2012年度F5000(中国顶尖学术论文领跑者5000)论文。主持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新疆联合基金、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等,作为学术骨干参加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科技部创新团队、江苏省“双创计划”团队、教育部创新团队等。

教育经历

1996.09-2000.07,中国矿业大学,计算机软件专业,学士

2000.09-2003.07,中国矿业大学,工程力学专业,硕士

2003.09-2007.12,中国矿业大学,工程力学专业,博士

科研、学术与访学工作经历

2003.08-2005.12,中国矿业大学,工程力学系,助教

2006.01-2008.12,中国矿业大学,工程力学系,讲师

2009.01-2011.12,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副教授/博导

2012.01-至今,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导

(深地工程智能建造与健康运维全国重点实验室)

2009.07-2009.11,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土木环境系,访问学者

2012.12-2013.12,美国,科罗拉多矿业学院,石油工程系,访问学者

2017.01-2017.02,美国,科罗拉多矿业学院,工程学院,高级访问学者

2017.05-2022.05,新疆工程学院,新疆“天山学者”特聘教授

2019.09-2019.12,瑞典,麦拉达伦大学,工程学院,访问学者

2023.12-2024.12,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工程学院,访问学者

2024.04-2027.04,新疆工程学院,新疆“天池英才”特聘教授

还曾赴斯洛文尼亚、德国、澳大利亚、奥地利、美国、香港、澳门、日本、阿根廷、瑞典等国家和地区进行学术交流。

更新时间:2025年9月9日

上一篇:王衍森

下一篇:蔚立元

关闭